当前位置: 首页 > 心理健康教育 > 心灵港湾 > 正文

毕业生进行心理咨询有必要吗?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1-01-23 】

在对一些同学的调研采访中发现,目前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大、迷茫、焦虑等状况,一部分人甚至开始失眠、抑郁。现实与理想的反差,未来的不确定性,社会环境的压力形成一股合力,左右着毕业生的情绪状况,剧烈波动的精神状态成为毕业生求职路上的巨大包袱。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华中、华东、京津地区28所高校进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数据,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,占所有压力来源的57.4%。

身体上出现了不适,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求助医生,而精神上出现了不适,却很少有人想到专业的机构——心理咨询中心。为什么心理压力问题如此普遍,而向专业人员求助的比例却如此之低?在采访中,很多同学表示,他们可以理解别的同学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咨询,寻求帮助,但是自己不会去。他们觉得求职过程中出现焦虑情绪是很正常的现象,只要不会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,一般不会找专业人员寻求帮助,他们觉得这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阶段。

那么,毕业生进行心理咨询到底有必要吗?

很多应届毕业生觉得生活的状态理应如此,自己要咬着牙坚持下去。而同样的状况如果发生在欧美国家,他们会觉得自己的状态很差是不正常的,应该马上寻求改变。

在采访过程中,还有很多同学认为,心理咨询师讲的那些道理自己都懂,到了那里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,对其效果持怀疑态度。首先,他们可能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,也不知道心理咨询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,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;其次,大学生面临的困难是客观现实,而心理咨询在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方面作用有限,即便咨询了心理专家,找工作的困难仍然存在。

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说心理咨询就没有必要了,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有困惑的同学判断问题出在哪儿,是在外界还是在自身;分析如何调整看问题的视角,比如就特定同学而言找工作难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;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,比如是适应环境还是调节自我认知等。”

心理专家建议: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实现自助

一般来说,心理咨询师不会针对具体的事件,告诉咨询者你应该怎么做,而是作为一个倾听者、陪伴者,在双方倾诉与倾听的互动中帮助咨询者认识自己,审视自己,发现自己的问题根源,从而帮其从深层次上进行心理调整。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,最有用的帮助是给他找一份工作,可是这样只是浅层次的帮助,之后他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还是不会自我调节。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,是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,最终实现学生的自助。

对于不同的同学,心理咨询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。对于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来说,有的人可以自我调节,有的则面临较大压力,需要在心理专家帮助下解决家庭、人际、自我冲突等各方面的问题,直面人生的新阶段、新责任。而对于找到工作的同学而言,第一年都会有工作适应的问题,比如现实与预期的差异、人际关系与应对方式的变化及适应、人生责任的变迁、工作绩效的评估等,有部分同学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,可以在心理专家的帮助下度过这个阶段。心理咨询效果的好坏,与同学求助的意识、求变的态度有直接关系。

但知识毕竟不等于文化,更不等于智慧,正在求职路上长途跋涉的大学生,客观判断自己的实力,在现实可能性与自我价值预期两方面多准备几种选择。现实与预期的差距越大,个人调整的余地越小,则压力也会越大,调适心理、减轻压力的关键其实在于自己如何给定找工作的标准。因此,大学生要用心去体验社会,用智慧去适应社会,寻找并逐渐确定自己的角色与位置。